歲在辛卯,仲夏既望。城南古宅,飛甍若鵬舉,黛瓦似娥眉,粉壁映日,猶帶唐宋余芬。
風(fēng)過(guò)檐鈴,清音碎玉,低訴興亡。
午陰澄霽,日腳如金縷篩階。青石上苔痕半蝕,一女童垂髫雙鬟,鴉翎也似,
手持枯枝畫(huà)沙:山峨峨,水湯湯,雜以無(wú)名之花,皆以童眸幻出。其神專(zhuān),其息微,
天地若為之屏。
忽有老衲自巷口徐來(lái),衣灰色僧袍,補綴如云影;拄藤杖,色近琥珀。行及女前,駐而不進(jìn),
眉峰微聚,低宣佛號:“劫深,劫深……”聲若遠鐘。
女童仰首,眸子澄若秋空。老衲探懷出一佩,羊脂溫潤,內含煙霞,山川日月,宛然在掌。
遞之曰:“緣定三生,此物為引;慎藏之,毋令塵污?!毖粤T,杖頭輕點(diǎn),轉瞬已逝于柳陰,
唯余一縷檀香。
女童握玉怔忡,暖流入骨。低首視佩,背隱一“墨”字,古樸如篆。自此玉不離身,
其名亦由此定——墨韻。